茶叶不用再受“稀土超标”困扰
近日,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网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解读,其中第十条规定:取消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
新规将于9月17日施行
解读显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在代表性稀土元素镧、铈、钇的大鼠90天经口灌胃试验中,除了高剂量镧影响动物体重增重和进食量外,未发现镧、铈、钇具有明显的亚慢性毒性。
从食物中目前的稀土元素含量水平来看,除了茶叶、食用菌、藻类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外,其他各类常见食物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潜在高暴露人群(如长期饮用紧压茶的成年人、稀土矿区居民),平均每日从膳食中摄入的稀土元素均未超过镧(代表总稀土元素)临时每日允许摄入量的5%,可以认为目前稀土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不会对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基于中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结果,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取消了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此外,该规定已于2017年3月17日发布,将于2017年9月17日正式施行。
限量标准撤销有利茶叶出口
这意味着困扰中国茶企26年之久的茶叶“稀土超标”问题得到了解决。据了解,稀土元素是由15个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性质相近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镧、铈、钇含量较高。据文献资料报道,稀土可能具有生物吸收与富集性、脏器组织的蓄积性及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对稀土毒性的认识由原来的“可以忽略”转变为“长期低剂量暴露毒性”。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阮建云表示,与所有其他作物一样,茶树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是不可避免的。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指出,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有利于茶叶出口。此外,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并不代表轻视食品安全,也不意味着茶叶生产可以忽略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还是要注重清洁化。
相关资讯
-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糖尿病》等3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
- 《保健食品原料 鱼油》等5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大豆油》等食品相关国家标准及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 《调味品分类》等多项食品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公开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多项食品国家标准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油茶籽油》等三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市场监管总局对《白酒质量要求 第7部分:特香型白酒》等多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玉米糁》等两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对《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国家标准《水果罐头装罐介质质量通则》及行业标准《鱼胶罐头》公开征求意见
- 农业农村部对《香菇菌种》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烈性酒质量要求 第3部分:伏特加(俄得克)》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月8日起正式实施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谷朊粉》《小米》等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多项食品国家标准及标准修改单
- 《小麦》《大豆》等3项国家标准的外文版发布
- 《烈性酒质量要求 第一部分:威士忌》《烈性酒质量要求 第二部分:白兰地》两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公开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多项食品国家标准
- 《农业社会化服务 社区生鲜店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于1月1日起开始实施
- 市场监管总局对《加工食品基本术语和分类》等多项国家标准(报批稿)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多项食品国家标准及修改单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肉糜类罐头质量通则》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高粱》等多项食品相关国家标准
- 《白酒质量要求 第3部分:米香型白酒》 等23项食品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料通则》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玉米粉》等多项食品相关国家标准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冰淇淋质量要求》等多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征求意见
-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对《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