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清明节前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信息
为加强应节食品监管,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2015年清明节期间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工作。现将抽检信息公布如下:
本次监督抽检主要覆盖了广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清远、珠海、佛山等8个市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涉及烤乳猪、烧肉、烧鸡、烧鸭、烧鹅等应节的熟肉制品,重点为烤乳猪、烧肉,抽检样品共计70批次。检测的项目是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和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
经过检测,本次专项抽检所抽70批样品均没有检出上述着色剂,有8批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批样品检出沙门氏菌,共计不合格样品9批,不合格食品发现率12.9%。合格样品信息和不合格样品信息详见附件1、2。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不合格食品专业术语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肉类、食物较易受到污染。
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原料控制:企业没有对成品的原料的致病菌进行有效控制,导致原料微生物负载大,容易造成成品质量问题。(2)加工环境: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对微生物进行控制,可能导致人为污染致病菌的情况出现。(3)成品质量控制:食品制备完成后,其储存环境,温度,条件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致病菌污染情况的产生。
附件:1.《2015年清明节期间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合格样品信息汇总表》
2.《2015年清明节期间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信息汇总表》
附件1 2015年清明节前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合格样品信息汇总表(公告版).xls
附件2 2015年清明节前熟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信息汇总表(公告版).xls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