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5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15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15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如下:
本次监督抽检涉及12 类食品(粮食及其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酒类、焙烤食品、餐饮食品),覆盖全国284家企业,抽检样品共计439批次。其中,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424批次,不合格样品15批次。信息详见附件。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食品监督抽检中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处理。
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小贴士:
微生物类项目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本次抽检的餐饮具中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餐饮具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添加剂类项目
铝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本次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餐饮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品质类项目
一、电导率
本次监督抽检主要在部分纯净水中检出电导率超过标准规定值。电导率是衡量水的纯度的指标。造成该类产品指标不合格的可能原因有:生产工艺存在问题,过程控制不严,反渗透滤膜长久未更换,过滤设备清洗不到位等。
二、氨基酸态氮
酱油是调味品,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的是产品的风味。
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达到要求发酵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还有可能存在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故意掺假的情况。
三、固形物
固形物是指白酒在100~105℃水浴条件下将乙醇、水分等挥发性物质蒸干后的残留物。固形物是白酒的一个理化指标,国家标准中做了上限规定。白酒固形物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白酒所用的水质差,生产处理技术不到位或添加增香物质等。
其他项目
一、镉
镉属于重金属污染物指标,主要是环境污染带入原料的,说明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使用了镉含量超标的原料,也不排除从生产设备迁移入食品的可能。
二、苯并[a]芘
苯并[a]芘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加工过程温度控制不当或加工时间不合理所致,还有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所致。
附件: 食品合格及不合格信息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5月27日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