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
G/SPS/N/CHN/97
2006-06-09
2006-06-09
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
通 报
1
1. | 通报成员:中国 |
2. | 负责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3. | 覆盖的产品: 输往中国的植物或植物产品。 |
4. |
可能受影响的地区或国家:
[ ] 所有贸易伙伴
[ ] 特定地区或国家
|
5. |
通报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草案)、中文和拉丁文、16页页数: 使用语言: 链接网址: |
6. | 内容简述: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7. |
目的和理由:
[X] 食品安全
[ ] 动物健康
[X] 植物保护
[X] 保护国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它危害
[ ] 保护人类免受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
保护国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它危害:
|
8. |
是否有相关国际标准?如有,指出标准:
[ ] 食品法典委员会(例如: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或相关文件的名称或序号)
[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例如:陆生或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章节号)
[X]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例如:ISPM N°)
[ ] 无
该法规草案是否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 ] 是 [ ] 否
|
9. |
可提供的相关文件及文件语种:
|
10. |
拟批准日期:
待定 拟公布日期: |
11. |
拟生效日期:
[ ] 通报日后6个月,及/或(年月日): 待定
[ ] 贸易促进措施
|
12. | 意见反馈截至日期: |
13. |
负责处理反馈意见的机构: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4. |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
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负责处理反馈意见的机构: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
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1
1. | 通报成员:中国 |
2. | 负责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3. | 覆盖的产品: 输往中国的植物或植物产品。 |
4. |
可能受影响的地区或国家:
[ ] 所有贸易伙伴
[ ] 特定地区或国家
|
5. |
通报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草案)、中文和拉丁文、16页页数: 使用语言: 链接网址: |
6. | 内容简述: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7. |
目的和理由:
[X] 食品安全
[ ] 动物健康
[X] 植物保护
[X] 保护国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它危害
[ ] 保护人类免受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
保护国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它危害:
|
8. | 紧急事件的性质及采取紧急措施的理由: |
9. |
是否有相关国际标准?如有,指出标准:
[ ] 食品法典委员会(例如: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或相关文件的名称或序号)
[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例如:陆生或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章节号)
[X]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例如:ISPM N°)
[ ] 无
该法规草案是否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 ] 是 [ ] 否
|
10. |
可提供的相关文件及文件语种:
|
11. |
拟批准日期:
待定 拟公布日期: |
12. |
拟生效日期:
[ ] 通报日后6个月,及/或(年月日): 待定
[ ] 贸易促进措施
|
13. | 意见反馈截至日期: |
14. |
负责处理反馈意见的机构: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5. |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
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 发送2006/6/9 0:00:00如下信息: |
通报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草案)、中文和拉丁文、16页 |
内容简述:
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该补遗通报涉及: 评议期:(如补遗通知增加了以前通报措施涉及的产品及或可能受影响的成员范围, 则应提供一个新的接收评议截止日期,通常至少为60天。 其它情况,如延长原定的最终评议期,则可以更改补遗通报内的评议期。) |
负责处理反馈意见的机构: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1
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 发送2006-06-09如下信息: |
根据第11号和第19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了调整,由452种(属)调整为436种(属)。 |
文本可从以下机构得到:
[ ] 国家通报机构
[ ] 国家咨询点,或其他机构的联系地址、传真及电子邮件地址(如能提供):
|
通报原文:[{"filename":"CHN/97.docx","fileurl":"/uploadtbtsps/sps/20060609/97.docx"}]
相关通报:
- G/SPS/N/CHN/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丙酸苄酯
- G/SPS/N/CHN/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覆盆子酮(又名悬钩子酮)
- G/SPS/N/CHN/97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乙基香兰素
- G/SPS/N/CHN/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麦芽酚
- G/SPS/N/CHN/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香茅醛
- G/SPS/N/CHN/97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2-甲基戊酸乙酯
- G/SPS/N/CHN/97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洋茉莉醛(又名胡椒醛)
- G/SPS/N/CHN/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椒样薄荷油
- G/SPS/N/CHN/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树兰花油
- G/SPS/N/CHN/97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白兰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