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批 将助推精准扶贫
央广网梅州6月28日消息(记者郭翔宇)“大埔蜜柚肉质柔嫩,酸甜适中,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它的价值认识并不多。”顺兴股份董事长邓展华告诉记者,“酒香也怕巷子深”曾经是大埔蜜柚面临的现实情况。不过如今,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埔蜜柚,不仅飞出大山深处,还远销欧洲,邓展华所在的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还围绕这颗不起眼的蜜柚,成功上市。邓展华说,大埔蜜柚实现华丽转身的秘诀,就在于让柚子烙上大埔的烙印,讲好柚子背后的故事。
“地域+特产”促产品增值
想为特色农产品讲好故事的不只有邓展华,事实上,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广东多地都出产品质特殊、难以比拟的特色农产品。但是由于多年来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精心培育的优质品质沦为普通产品一同销售,难以发挥品牌价值。
近年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通过帮助这类特色产品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价值提升。目前,广东全省质监系统推荐受保护产品达134个,建成和在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各1个,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数百家。产品的品质、特点得到国家的确认,产品价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根据测算,广东受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价格比其他同类产品价格一般高出20%至45%。
“地理标志就是我们讲好大埔蜜柚故事的底气。”邓展华说,随着大埔蜜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围绕蜜柚的全产业链被快速激活。“柚子皮、柚子汁都成了抢手货,产品还列为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目录,附加值大大提升。”
品牌故事助力精准扶贫
“梅州,古称‘嘉应州’,名字来源于‘嘉禾’,因此梅州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稻米命名的地级市。”在日前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在梅州市大埔县共同举办“讲好广东地标品牌故事 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上,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在现场向参会者“卖”起了“客都稻米”。他说,自己讲的是客家米的渊源,推进的是借助“客都稻米”实现当地脱贫致富的新思路。
“客都稻米”是梅州粮食类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而在广东省已获得认证的134个地理标志产品,每一个产品背后都连接着农户和养殖户、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地理标志产品背后是77多万户和1.3万多家企业,在66万多公顷的土地和水面上从使标准化种植和养殖业,从业人员高达123万多人,而这些产业,大部分分布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产品的产地、质量、信誉标志,负载的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尽的财富价值,也给地理标志产品所在地开辟了精准扶贫的新路。
如今,围绕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总数达2500多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30个,监测面积达1050万亩,生产总量近850多万吨。
此外,广东质监系统通过提升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经济附加值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及特色资源,促进农产品资源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有序延伸,即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叠加效应,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由产品到产业、由增量到增效转变的农业产业“升值”之路。使一些鲜为人知的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大山和农村,突破了“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的怪圈,成为地方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利器,也解决了农民脱贫容易致富难的问题,真正做到“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客都稻米到大埔蜜柚,“地域+产品”的地标效应正在碰撞出越来越高的经济价值。如今,广东又新增大田柿花、七畲径茶、蕉岭冬笋、三圳淮山、八乡山番薯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地理标志产品背后的故事,还在继写。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