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3月30日综合报道】以前得杀死活鸡才能得到鸡肉 ,现在只要利用科技让细胞增殖就能制造鸡肉。
据爱范儿报道,这是楳图一雄1990年发表的漫画《14 岁》中的一句台词。漫画中,楳图一雄创造了一个未来世界:
22世纪,人类食用的肉类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突然一天,鸡肉制造工厂的培养槽中,出现了长着眼睛的变异鸡肉,这块“肉”最终生长成具有高度智慧的鸡头人身……人类存亡难料,一只鸡想统治世界……
你是否已经被这位惊悚恐怖漫画大师吓到了?不过硅谷的创业者们一定没有看过这个故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让“人造肉”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
人造肉的两种制造方式:植物提取和细胞培养
近日一家名为Impossible Foods的“素肉”制造公司公布了他们的新工厂。而另一家“人造肉”公司Memphis Meats邀请消费者品尝了他们通过培育细胞制造的鸡肉和鸭肉。
Impossible Foods 表示建立新的工厂后全年应该每月生产四百万份汉堡,比目前的水平高出近250倍。据好奇心日报报道,昨天这家公司发布公告称,他们在上一轮融资中抽出 1 亿多美元建设的工厂已经建成,人造肉量产项目启动在即。根据公告,这家工厂的生产实力不凡,每月可产出 100 万磅(约合 45.4 万公斤)的人造肉。如果按照肉牛的平均产肉率计算,就相当于一个两千多头牛的农场了。
目前,全美餐厅每年的碎牛肉消耗量在 50 亿磅,而且由于生产成本降低,美国农业部预测,整个市场的消费量到 2025 年还会再增长 1.7%。所以,在先前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Impossible Foods 的高管团队强调称,人造肉市场目前主要的问题不是需求,而是供应能力。
而Memphis Meats的试吃结果是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同:
很好吃,和真的鸡肉没什么太大的不一样。
这两家都是生产“人造肉”的公司,但是Impossible Foods与Memphis Meats的技术手段并不相同。Impossible Foods将源于植物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组合成肉类和奶酪。而Memphis Meats采用另一种听起来更极端的方法:在实验室利用真正的动物细胞培养肉类。
他们分别代表了目前制造人造肉的两种方法。第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它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是一种“假肉”。而另一种是真正意义上“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提取自动物身上的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这些听起来很不可思的主意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事实上,人们对“不需要宰杀动物就能获得肉类”的想法由来已久,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漫画。比这更早的还有1931年温斯顿·丘吉尔在《河滨杂志》(Strand Magazine)撰文表示人类未来的实验室里应该培育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件:
再过50年,我们就不用再做“为了吃个鸡胸、鸡翅就把整只鸡养起来”这种荒唐事了。
几年前,硅谷的创业者们开始着手实现这个想象中的场景,兴起了一股制造“假肉”的风潮。2009 年成立的Beyond Meat是也是其中的明星公司,它是一家植物成分的肉类替代品的制造商。Beyond Meat还获得了Twitter联合创始人Evan Williams和Biz Stone、比尔·盖茨等名人的投资。
2013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生理学的Mark Post教授制做了第一个“人造肉”汉堡。
除了肉制品,硅谷的公司们还在尝试用技术改造其他食物,比如鸡蛋和乳制品等:
Hampton Creek,旧金山,人造鸡蛋
Gelcor,加利福尼亚,人造动物明胶
Perfect Foods,加利福尼亚,人造乳制品
Clara Foods,旧金山,人造蛋清
为什么要造人造肉?
这些公司都曾向外界表达过他们热衷于研究“人造肉”的原因,他们认为人造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负担、动物福利、人类健康等问题。
据统计,美国的牲畜屠宰业每年会抛下14亿吨的垃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当前全球陆地面积有30%都被用于养殖业(包括牧场和饲料田)。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8%来自养殖业。
“人造肉”可以减少水,土地和抗生素的使用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对环境是比较友善的。制作出第一个“人造肉”汉堡的Mark Post博士曾经在采访中表示:
想象未来30年之后,你有两个相同的产品,一个是你必须屠宰牛才能获得。“另一个”是完全一样的,而且更便宜,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动物屠宰,你会选择哪一个?
尽管“人造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里它真正颠覆我们的餐桌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Beyond Meat公司生产的蛋白质为原料的肉类替代品已经在 2013 年开始通过Whole Foods Market向用户销售。但真正的肉——通过细胞培育制造的肉,要想来到我们餐桌上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在考虑吃不吃之前,人造肉还需要解决它的成本和产量
目前,肉类培养的步骤包括,干细胞,培养基,再到可以进行批量生产高的大型生物反应器。每一个关键步骤都十分昂贵。
Mark Post在2013年制做的第一个“人造肉”汉堡花费了33万美元。2015年,Memphis Meats公司制作的人造牛肉丸,每磅价值18,000美元。上周Memphis Meats提供给消费者试吃的人造鸡肉,虽然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但每磅的价值还是高达9,000美元。
Mark Post认为不久之后“人造肉”可以达到正常供应的产量:
我们现在有一个从食品行业排列的投资者。我们估计需要3—4年的时间让人造肉制作的汉堡包进入市场,汉堡包的价格将维持在10—11英镑之间。
抛开价格很产量的问题不说,对“人造肉”持反对态度的观点也不少。很多经济学者指出,现在全球粮产其实足以喂饱每个人,分配不均、贫穷、浪费、天灾及贪腐等才是“粮食不足”的主因。
另外,“人造肉”如果真的能在几年后实现商业化量产,它要如何说服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认可它是百分百健康呢?这也将是“人造肉”总有一天要面临的。
那么问题来了,当有一天你的餐桌上出现了“人造肉”,你是吃呢还是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