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标准化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9 阅读:4117次
发展节水灌溉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条件,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的6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草地灌溉是我国牧区第一用水大户,也是事关畜牧业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目前许多草地节水灌溉单项技术已趋于成熟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技术集成配套水平低,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急需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推广。大型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在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国402处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580万公顷,以占全国11%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22%的粮食,商品粮率为30%,农业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1/3。未来2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人均耕地和粮食下降的影响是不可逆因素。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缺口将达900亿公斤左右。解决未来粮食缺口主要依靠扩大灌溉面积和改善现有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粮食单产。据测算,全国402处大型灌区经节水标准化改造后,可节水330亿立方米,增加供水能力200多亿立方米,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33.3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200万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0亿公斤,可以解决我国粮食缺口的50%以上。
[上一篇]水利标准化工作现状
[下一篇]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