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农业水利标准化是巩固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9    阅读:4166次

  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确保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根据我国的水土资源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从而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为促进、保障粮食安全进行了“世界绿色革命”,主要措施是发展灌溉、改善农田排水条件。我国也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是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和以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农地整理。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灌溉排水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基础的基础。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产量的“八连增”。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总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在品种和地区分布上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产区中心分布就已经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但新兴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没有及时跟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为农田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有利于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灌溉面积、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