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农业机械作业(田间或非田间)质量标准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4    阅读:3706次

  作业规程的作用是培训农机手的操作规范性、预防和减少农机具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机具的作业效率、保证农机具的作业质量。它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对于做的质量要求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即告诉人们“做的目标是什么,做的结果如何评价”,这就是作业质量标准的作用。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是对农业机械完成某项作业时应符合的质量要求所作的技术规定。满足农艺要求和作业质量标准是推行标准化作业的依据,同时也是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1)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化的分类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按作业区间划分,可分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和非田间作业质量标准两类。其中,田间作业质量标准按作业环境可分为旱田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和水田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按作业性质可分为整地作业质量标准、播种作业质量标准、作业管理质量标准和收获作业质量标准。

  2)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的一般技术要求

  农业机械、操作者和作业条件是影响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评价作业质量不是单纯对机器质量性能的评价,而是对三种因素综合运用效果的检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和农机产品标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具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作业质量标准的标准化对象没有新机和旧机的限制,这是其区别于产品标准的显著特征;二是作业质量标准更注重考查实际运用中机具的适应性,是对作业结果的评价。不同机具状态、不同作业条件及不同机手操作下,其作业质量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作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评价机具状态的稳定性,考虑机器性能指标对应的作业条件,以及机器对多种作业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机器操作简便性和容错能力等。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因作业项目的不同其具体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但通常情况下,作业质量标准应具有作业质量要求明确、指标量化清晰合理、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实施的特点。具体应包括下列基本要求。

  ①对农机具的功能性关联项目应给出明确要求。功能性关联项目是指由农机具结构和作业前调整决定的作业性能,如播种均匀度。

  ②对农机具的操作性关联项目应给出详细要求。操作性关联项目是指与操作因素密切相关的检测项目,如机具行走的直线性、邻接行距、漏作业等。

  ③应明确列出作业质量要求所适用的作业条件,如土壤类型、作物含水率等。规定的作业条件应是对该作业质量有直接关系且影响显著的;规定作业条件时,应参考相应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试验条件规定,并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

  ④应明确列出检测项目名称、质量指标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作业质量的具体要求。

  检测项目应根据农业生产对该项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和农机具功能来确定,并应完整,不漏项;与作业质量无关的项目不应列入检验项目,如运行安全技术要求、安全防护要求等;检验项目名称尽可能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项目名称一致;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无相应规定时,可视需要自行设定检测项目,其名称应力求规范,不致产生歧义,并尽可能与行业通用表述一致;检测项目应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客观地试验检测和判定,并便于现场确定。

  质量指标的要求不应简单照搬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具体质量指标要求应经充分的试验验证确定;对功能性关联项目,其质量指标要求一般不严于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对操作性关联项目,应规定在中等操作水平所能达到的要求,其质量指标要求可低于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各项质量指标要求应根据相应质量内容的特点采用规定极限数值、数值+允许偏差、百分率或程度要求的方法表示。

  作业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作业条件和检测项目都应有对应的检测方法。对定量指标可规定试验方法(如正常作业试验法、演示作业试验法、模拟作业试验法)和计算方法,对定性指标可规定观察法或评分法。检测方法中应对试验准备、检测时机、测区和测点的确定、检测程序、操作要求、计算公式、数据处理等内容做出规定。各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方法和表述顺序应按检测流程编排。根据检测项目是否可复现等特性,确定检测时机。检测一般应在作业地块现场进行正常作业时进行。检测应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规定均匀多点检测;对不可复现或作业后难于检测的项目,可规定采用演示作业试验法或模拟作业试验法进行检测。

  检验规则一般包括单项判定规则和综合判定规则两部分;在单项判定规则中应对检测项目的不合格分类做出规定;需要时,在单项判定规则中可对作业质量考核项目做出规定。综合判定规则应给出作业质量合格判定的条件和判定结论的表述方法。

  ⑤对适用于多品种(不同作业功能)、多规格系列机具的作业质量标准,应在“作业质量要求”中明确不同机具对应的检测项目和质量指标要求。如果机具情况较复杂时,可在检验规则中以“作业质量考核项目表”的形式列出确定的考核项目。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GB/T 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NY/T 984《抛秧机 作业质量》、NY/T 1354《牧草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NY/T 1646《甘蔗深耕机械作业质量》等几十项操作规程和作业质量标准,部分省、市、自治区也发布了相关农业机械化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质量地方标准。现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不高,我国大部分区域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随着精准农业的逐步实施、耕作模式的改变、农机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现行的操作规程和作业质量标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此类标准的制修订力度,进~步完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便于更好地监管、指导和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降本增效,促进农机服务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