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农业机械系列标准化的特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4    阅读:3759次

  ①种类繁多,产品系列化及标准化需求较高。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是土壤和作物,这些物料的品种甚多,性状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种土壤或同一种作物,在其含水量不同或生产成熟期不同时,它们的物理机械特性也相差悬殊。再加上我国大市场需求、小规模生产的地区性差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水田、旱地、垄作、套作、畜牧、养殖等情况更为复杂。为了适应如此众多的不同工作对象,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也就愈来愈多,对农业机械系列化、标准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②作业复杂,产品功能及其适用性要求较高。大多数农业机械在作业时都不是只完成某项单一的任务,而是要完成一系列的作业项目。例如,播种机在作业时除了将种子均匀排出而外,还要开沟、覆种(用湿土)、镇压;联合收获机作业时,要连续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等作业项目。各种用于田间的机械,都必须一面行进,一面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应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增加了机器设计上的难度和结构上的复杂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机装备的适用性,更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手段简化结构,优化性能,增加产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③工作环境差,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较高。许多农业机械都是在田间或露天作业,饱受烈日暴晒、风沙尘土、雨水淋泡,机器装备容易腐蚀或磨损。又由于地面不平或负荷不均,机器所受的振动大,容易变形或疲劳失效,影响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因此,为实现法制化管理,促进农业机械产品安全性提高,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安全和健康,需要通过标准化手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安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