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国际农业机械标准化体系发展的特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4    阅读:3747次

  ①注重安全性是国际农业机械标准的共性。ISO/TC23/SC3(操作者的安全与舒适)是专门制定安全性标准的,而其他SC制定的标准中也都突出了安全性的内容。ISO/TC23发布的标准中涉及安全、工作环境条件、排放、噪声及振动等方面标准占总数的20%左右。国外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等的农业机械标准中在产品制造、使用方法和技术等各个层面,尤其是其中涉及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规范。

  ②重视高科技在农业机械标准化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也越来越重视高科技在农业机械标准化中的应用。ISO新成立的TC23/SC19(农业电子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就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实现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范围内信息交流与处理、数据交换系统及标识系统的标准化,制定与其有关的硬件、软件标准,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系统和设备的标准化,在全球发展“精准农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水平服务。

  ③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美国、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尽可能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运用组合化的原理,采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技术,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验周期,快速适应市场需要。农机整机生产企业大多以组装生产为主。一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并非一个企业独立生产出来,而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分工协作的结果,主机厂只是发挥自身优势生产部分零部件,多数零部件在标准化的保证下靠外部协作供应,从而保证它们之间尺寸和功能的统一协调和互换配套,保证整机的性能质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