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28    阅读:6143次

一、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

      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型调整,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带动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进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

二、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

       解决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食品安全和出口受限这一问题的前提是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

三、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将农业科技成果变为农民通俗易懂、能够操作的技术规程,农业标准化是最好的载体。(因此我们所定的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时期推进农业产业化革命的战略要求。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千家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千变化万的农产品市场的过程。没有标准化的农业就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四、农业标准化是应对加入WTO挑战,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

五、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通过推广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用先进农业标准来规范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市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和农业市场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谈不上建设现代农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