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简析(2025年一季度)
信息来源:省WTO/TBT中心整理编辑 发布日期:2025-04-29 阅读:32次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至3月日本厚生劳动省通报中国输日食品的违规案例共45例。违规产品种类主要为蔬菜及其制品、坚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加工食品等6类,违规原因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物及毒素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等。总体情况如下:
一、违规产品种类
上述违规案例中,主要涉及蔬菜及其制品(19例)、坚果及其制品(9例)、水果及其制品(7例)、加工食品(5例)、调味品(4例)和保健食品(1例)。具体涉及生鲜胡萝卜、冷冻西兰花、花生制品和各种水果干等产品。
二、具体违规原因
上述违规案例中,违规产品被通报的原因主要包括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物及毒素(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其他原因(辐射污染)。从具体不合格原因来看,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涉及腐霉利、甲哌啶、戊唑醇、烯酰吗啉和毒死蜱等7种农药,主要集中在蔬菜及其制品,包括冷冻西兰花中腐霉利不合格,生鲜胡萝卜中甲哌啶和烯酰吗啉不合格等;生物毒素问题主要集中在花生制品,因花生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具体产品包括炸花生和麻辣花生等;微生物污染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具体不合格项为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等;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的问题主要是防腐剂使用基准不合格,检出二氧化硫等情况,违规产品集中在各种水果干(杏干、黄桃干、芒果干、苹果干、草莓干和哈密瓜干)。
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或“广东省WTO/TBT中心”。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