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出口韩国违规情况汇总(2025年一季度)
信息来源:省WTO/TBT中心整理编辑 发布日期:2025-04-28 阅读:21次
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的输韩食品违规数据统计,2025年1月至3月,原产地为中国的农食产品案例共64例,与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6%。违规产品种类主要为蔬菜及其制品、加工食品,违规原因集中在农药残留、防腐剂、色素、微生物污染和兽药残留等。
一、违规产品种类
上述违规案例中,违规产品的具体种类包括蔬菜及其制品(21例)、加工食品(15例)、保健食品(6例)、水产及其制品(5例)和糖果(4例)等12种。蔬菜及其制品的具体违规产品包括新鲜卷心菜,以及冷冻的红辣椒、花椰菜和韭菜等;加工食品包括烘焙产品(千层酥、月饼、蛋糕和面包等)、芒果布丁和灯影素牛肉等产品。
二、违规具体原因
上述违规案例中,有24例属于农药残留超标,涉及腐霉利、噻虫嗪、矮壮素、毒死蜱、噻虫胺和吡虫啉等19种农药,涉及蔬菜及其制品、茶叶和保健食品等5类产品。因食品添加剂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而违规的有27例,其中防腐剂超标共15例,具体涉及山梨酸、二氧化硫、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等的超标问题,涉及加工食品、保健食品和调味品等5类产品;因检出禁用的焦油色素违规的有12例,具体涉及食用色素红色2号和102号、黄色4号和5号、蓝色1号等,违规产品涉及加工食品和糖果等5类。因微生物污染被通报违规的产品共7例,主要原因是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具体产品包括冷冻蔬菜和灯影素牛肉等。因兽药残留超标被通报违规的产品共4例,主要原因为检出超限量的乙氧基喹啉或不得检出的硝基呋喃制剂及代谢物。
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或“广东省WTO/TBT中心”。
相关资讯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