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会员之家 登出

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5    阅读:4071次

  质量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的投入品,其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关系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关系到农机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农机产品质量状况是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机产品(包括各类农用机械、农业装备及其配件等)的质量,涵盖农机产品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和售后服务状况等,是对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的综合评价。质量评价标准化的核心是“面向用户”,即坚持用户第一,坚持以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按照用户的需求确定产品的质量评价目标。用户的要求,用户的满意程度就是质量评价的基础。

    1)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的分类

  按照农机产品质量评价对象的属性不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农业机械产品先进性评价标准,二是农业机械产品适用性评价标准,三是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评价标准,四是农业机械产品经济性评价标准,五是农业机械产品安全性评价标准。对于这几类标准,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单独的标准;也可以针对某种农机具制定综合性能的质量评价标准,而将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价要求作为单独的章包容在一个标准之中。

    2)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是针对农业机械产品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型和安全性等质量特征指标而制定的评价、检验要求,是对农业机械产品全功能和全性能的综合评价。农机产品的全功能包括主功能和辅助功能,主功能是指其改变物质的几何、物理、化学或生理状态的能力;辅助功能通常包括物质输送、物件夹装、运动输入、能量输入、指令输入、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农机产品的全性能包括结构性能、工作性能、工艺性能等;结构性能一般包括人机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工作耐久性、材质适用性、结构紧凑性、环境无害性、造型艺术性等;工作性能包括工效实用性、运行平稳性、指标优越性、操作宜人性、设备动力性、状态测控性、故障可诊性、使用经济性等;工艺性能通常包括结构工艺性、设备维修性、装卸可行性、容差合理性、生产时间性、机器规范性、配套广泛性、、报废回收性等。

  一般来讲,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应基本涵盖农机产品全功能和全性能所对应的各种检验指标、评价方法、评价规则和评价等级要求。在选择检验指标时,应结合农机产品功能和性能的不同评价目的,以对应的产品标准、安全要求标准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在有关标准没有明确相关指标(比如适用性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补充或制定新的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完整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农机产品功能和性能各方面的质量状况;

    ②简明性原则:指标概念明确,易测易得;

    ③重要性原则:指标应是农机具诸领域的重要指标;

    ④独立性原则:某些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反映的信息重复时,应择优保留;

    ⑤可评价性原则:指标尽可能为量化指标,并可用于地区之间的比较评价。

  以选择农业机械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为例,根据不同作业机具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田间作业机具和非田间作业机具一般规定在完成定时截尾时间或单位工作幅作业量时,以首次故障工作量和有效度来评价。首次故障是指整机和非主要零部件的首次损坏(易损件除外),因该零件损坏将影响整机正常作业;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中小型柴油机、自走式机具等,一般规定在定时(定程)截尾试验后,以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里程和无故障综合评分值来评价。

  JB/T 51082《拖拉机产品可靠性考核》规定了拖拉机产品可靠性考核的术语及定义、故障分类及判断规则、指标体系及评定办法和拖拉机可靠性使用试验方法等。该标准根据拖拉机故障造成的危害程度及排除故障的难易性,将故障分为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四类,并从无故障性和经济性两方面明确规定了拖拉机可靠性评定的指标要求。对于批量生产的拖拉机的可靠性考核可使用该标准进行评定,对试制样机、维修竣工后的拖拉机的可靠性考核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NY/T 1931《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一般方法》采用双层指标系统,将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设为技术性、经济性、环保性和人机关系等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从产品本身技术性能、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人机之间关系(安全性、使用方便性等)四个方面反映农业机械产品的先进性。每个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分别从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安全、作业、环境影响、保养等各方面反映产品的先进程度。该标准对所有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提供了一般方法,对制定某种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NY/T 209《农业轮式拖拉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012《手扶拖拉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627《手扶拖拉机底盘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等农业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农业运输机械整机和主要部件质量评价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农业运输机械的质量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NY/T 463《粮食干燥机质量评价规范》、NY/T 464《热风炉质量评价规范》、NY/T 646《螺旋输送机质量评价规范》、NY/T 648《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005《移动式粮食干燥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011《扒谷输送机质量评价规范》、NY/T 1013《喷雾器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144《畜禽粪便干燥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358《包袋输送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417《秸秆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418《深松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768《免耕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770《甘蔗剥叶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774《农用挖掘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924《油菜移栽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农业行业标准分别规定了农用机具质量评价的方法、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农机具的质量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资讯